战“疫”日记:病人的在乎,就是一线护士坚守的动力所在
早上九点,脱掉闷热的防护服,突觉后背一阵透心凉。禁不住打了个冷战。不过还好,夜班后的疲惫瞬间缓解了不少,清醒了许多。好怕感冒,立刻擦干净身上的汗,套好衣物,下夜班啦!
二月的武汉,一派初春的景象。下了班车,走在回酒店的路上,我们住在郊区,这里宽敞、通透,路两边叫不上名字的花开的粉红粉红的,微风过后,可以嗅到淡淡清香。我猛吸了一口初春的气息,虽然带着口罩,但我依然感受到了全身逐渐复苏的细胞。真希望这场疫情快点过去,让大家都能走出来,像我一样欣赏武汉初春的美景。而我,现在是一名驰援武汉协和西院过着两点一线生活的护士。
最近这两日上班,病人很重。分管的9个病人中,5个病重,4个病危,其中2个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,1个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,1个高流量面罩吸氧。患者病情凶险,又比较躁动,必须严加看护,护理难度大,上班压力也大。从步入病房的那一刻起我就不曾停歇。由于气管内痰液的影响,两位气管插管的患者,时不时的痰音很重,时而会有呛咳,需要吸痰。我心里非常清楚给这种“新冠肺炎”的患者吸痰是非常高危的操作,容易导致气溶胶传播,但是在患者生命面前,我别无选择,上班前,我们都仔细相互检查了我们的防护设备,保证万无一失。
最近护理过几个患者,病情变化很快。47床患者刚入院那天,血氧低,当天便上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,晚上10点自行拆除面罩去卫生间,结果被我巡房时发现,他坐在地上面色发绀,人非常烦躁,很明显的缺氧症状,便立即扶他回床,马上戴好呼吸机面罩,同时安慰他,并指导他跟着我一起呼吸。接着就出现了寒战,体温升至39度,加棉被保暖,补液治疗后,患者血氧才慢慢从80%多升到了94%以上,体温也降至正常。我原以为他可以渐渐好转,谁知隔日来上班时,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,已经上了呼吸机。痰液多,呈血性,血氧时常掉至90%以下,我尽最大的努力施治照顾,给他吸痰、调整体位、血氧才有所改善,慢慢升起来。无论何时,我们都要尽一切可能采取积极的医疗护理手段干预,希望他们能够一天天好转。
也许是住院时间长了,有些患者心理极度孤单、焦虑。有一位70多岁的老年女性患者,手上的留置针刚打了两天,滴补液还很顺畅,但她自诉已经用了6天,穿刺口有点疼痛,又怕留置时间太长引起感染,强烈要求重新打套管针。她的血管条件不是很好,弯曲且又褶皱。但为了安抚她的情绪,我最后还是抽空给她重新留置了套管针,然后,她才安静下来,并非常满意地称赞我们中山一院的穿刺技术棒棒的!
我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护士,我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护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。我的工作平凡而普通,但却意义非凡。或许很多人不在乎一个护士的工作,但此时此刻,我照顾的患者,他在乎,她在乎,还有无数个他们在乎......这就是一线护士仍然坚守的动力所在。
祝君平安健康,顺利康复出院!
愿来日方长,初心不改!
记录人:唐章军
整理:宫小宁 谢凤兰
指导:陈利芬 陈玉英